为推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走深走实,麦积区人民检察院依托法律监督职责,发挥社会治理检察职能,针对行政监管存在的漏洞,围绕“畅沟通、抓重点、真调研、强审核、促落实”工作要点,高质效制发检察建议,使得涉及民生领域的“不文明养犬”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助力加强民生司法保障,运用法治“力度”切实提升民生“温度”,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实在的安全感。
从“个案”向“类案”延伸,发现监督线索
精神二级残疾人阮某某经过某景区时被一只无主烈性犬藏獒撕咬致伤,后未得到相应赔偿。阮某某女儿柒某某作为其监护人,向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向麦积区人民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案件庭审时承办检察官出庭支持起诉,通过依法履职寻求调解突破口,以有效沟通和耐心释法说理,促成双方达成了和解,阮某某最终获得相应赔偿。为整治不文明养犬行为,杜绝此类禁养犬伤人事件再次发生,麦积区检察院运用“个案办理+类案监督+溯源治理”的办案思维,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对全区养犬管理工作开展调查。
全面开展调查核实,查清找准问题
一是对本地区犬只管理现状进行专项调研,了解到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依托“养犬信息管理系统”受理养犬登记申报信息数据,和已发放养犬登记证和智能犬牌的数据。二是走访基层派出所了解涉犬行政案件的查处情况,经查:近年来,接报110涉犬警情603起,多涉及犬只噪音扰民、溜犬不牵绳导致行人摔倒、一户饲养多只犬、犬只伤人等案件。三是通过走访、询问等方式,在辖区内公共区域开展了犬只管理调查观察,发现存在养犬登记没有全覆盖、遛犬不栓犬绳、流浪狗游走于城区内、犬只粪便未及时清理等问题。
强化沟通规范流程,提升监督层次
一是加强制发全流程沟通协调。前期与被建议单位进行了必要有效的沟通,之后召开座谈会,一方面调查了解行业监管的难点,听取被建议单位法治方面需求,全面查找问题,及时调整建议内容,提高建议精准度,合力促进社会治理。另一方面充分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提高被建议单位对检察建议的认可度。二是深入剖析提升文书质 量。按照《天水市人民检察院项目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管理办法(试行)》工作要求,将本次拟发出的项目化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提交检察委员会审议,重点审查引用的法律依据与建议对象职责的匹配度,问题是否找准找实、违法性分析是否全面深入、因果关系论证是否严谨,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是否恰当等三个方面,确保建议对象找得准、释法说理信服力强、文书格式统一规范。
举行公开听证,提升司法效能
为增强检察建议的透明性和认同度,麦积区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听证员组织召开了听证会,会上承办检察官介绍了案件情况、前期调研沟通情况、制发检察建议的必要性及意义,充分听取了听证意见并对制发检察建议达成共识。麦积区检察院向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发出检察建议并现场宣告送达。该局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检察建议指出的问题专题研究,后进行书面回复,表示全面接受检察建议内容,并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整改。
明确跟踪问效路径,做好后半篇文章
麦积区检察院坚持“帮”“督”相结合,持续关注和跟踪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在整改期限内采取实地调查核实、走访被建议单位、电话回访、座谈交流、召开联席会议、展开回头看专项行动等方式,持续定期对被建议单位全流程跟踪,主动了解和掌握检察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并开展质效评查、实效评估、整改督查。经过近2个月的专项整治,文明养犬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居民的文明安全养犬意识明显提高,公共场所的溜犬秩序得到了显著改善,投诉的群众大幅度减少,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检察建议的制发,达到了促进重点行业综合治理的目的和效果,为更高水平的平安麦积建设贡献了检察力量。
